家庭治疗又叫家庭心理咨询,它的工作对象不是单个的来访者,而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心理学认为,成人、青少年及儿童的各种性格缺陷、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大都源于家庭系统成员之间关系的混乱与扭曲。家庭治疗的理念之一,就是将个体的问题放在家庭情境中去理解,看到症状和问题背后的期待、诉求、功能和意义,以此更好地帮助每一位来访者。
家庭治疗有哪些模式?
1.系统式家庭治疗创始人是鲍文。它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强调家庭内部关系每位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内在解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反过来也受行为模式的影响。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突出特点是重理论轻技术,主要采用非结构性谈话。
2.经验式家庭治疗其代表人物是惠特克和萨提亚。治疗师帮助家庭成员深入探索他们的沟通交往模式,鼓励个体自我表达。治疗师没有既定的治疗计划,而是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家庭成员。
3.策略式家庭治疗其代表人物是哈利和曼登尼斯。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方式,它通过鼓励家庭成员维持或增加现有症状和交往模式达到改变症状的目的。一方面它把焦点放在改变症状上,疗程短实用性强,从而深受欢迎;另一方面,它忽略来访家庭的主动性,过分强调治疗师的权威而受到诟病。如今,它不再过分强调治疗师对过程的控制。
4.结构式家庭治疗是由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 Minuchin)创建。它在家庭治疗中独树一帜。它不只是一系列的技术,更是一种看待家庭方式。它通过重建家庭结构,改变相应的规则,并将家庭系统中僵化的、模糊的界限变得清晰并具有渗透性,设法改变导致家庭问题或症状的家庭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