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已的心理医生

11852阅读 2740收藏 来源:猫语心理学网
    字号:

说到心理医生,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那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才需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当自己的心理医生,给自己把把脉,轻松应对生活中的小确丧。

一、为什么我们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想找个人倾诉,却发现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不好意思打扰。如果我们能自己调节心态,不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有以下几点好处:

1. 随时随地,方便快捷。不像找专业心理医生,还得预约、排队,自己给自己看病,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2. 节省开支。心理咨询服务可不便宜,自己做心理医生,省下的钱买点好吃的,不香吗?

3. 更了解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自己调节心态,更能对症下药。

二、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 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咱们得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做心理医生的第一步。当你遇到困扰时,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有个朋友,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总是失眠。她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并不是害怕工作,而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找到原因后,她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把注意力转移到提升自己能力上,失眠问题自然解决了。

2. 学会自我安慰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时候,学会自我安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你因为一件小事跟同事发生争执时,可以告诉自己:“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值得。”这样一想心情是不是就好多了?

3. 学会调整心态

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世界大不同。就拿我来说吧,以前遇到堵车,我总是焦躁不安,觉得浪费时间。后来,我尝试调整心态,把堵车当成一种休息,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这样一来堵车不再是困扰,反而成了我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4. 学会释放压力

压力过大时,我们要学会释放。运动、旅行、倾诉、哭泣,都是很好的释放方式。我个人就比较喜欢运动,出一身汗,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找到适合自己的释放方式最重要。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独自承受所有痛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寻求专业帮助还是很必要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至少要学会自我调节,让自己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人生就像一场戏,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让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更好地演绎自己,享受每一个美好瞬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